镇江新闻网 - 热点评论 - 正文
您现在的位置: 评论  >   史海回眸

红军抢报纸引发的一场胜仗

发布时间:2010-06-02  来源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【字体:放大 缩小 默认

红军在井冈山时期,井冈山上消息闭塞,中央的指示、文件,通过党的秘密交通转送,来得不及时。要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形势,只能通过敌人的报纸。

  毛泽东的判断力或信息分析能力极强,他能从敌人报纸上那些不知夸大了多少倍、掺了多少水分和假象的报导中,准确地分析出敌人的动向和意图,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,并由此决定红军的战略和策略。

  1928年,他从敌人报纸上分析出进军湖南的大部队的情况,那只是一个镜头。此后,他更把报纸看得像得到空气、水和食物一样重要。

  1928年11月25日,在代表井冈山前委给中央写的报告中,他写到:“我们已能随时得到报纸,高兴多了。”

  1929年4月5日,在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的信中,他写道:“在湘赣边界时,因敌人封锁,曾二三个月看不到报纸。去年九月以来,可以到吉安、长沙买报了,然得到亦很难,到赣南闽西以来,因邮路极便,天天可以看到南京、上海、福州、厦门、漳州、南昌、赣州的报纸,到瑞金县可看到何键的机关报,长沙民国日报,真是拨云雾见青天,快乐真不可名状。”

  后来,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的同时,他又给中央写信,“请中央将党内出版物(布报,《红旗》,《列宁主义概论》,《俄国革命运动史》等,我们一点都未得到)寄来”。他在信中说到:“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,务请勿以事小弃置。”同时,他又写信给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李立三说:“我知识饥荒到十分,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。”

  在井冈山,要搞到敌人的报纸,也不容易。因为敌人实行封锁,报纸不许通过封锁线。红军每次下山打土豪、筹款时,都要加上一个任务:到国民党机关或邮局里搜罗一批报纸,带上山来。

  毛泽东当年的警卫员陈昌奉也讲到这方面的情况。每当部队打进一个县城或集镇,毛泽东时常派人去或亲自带着警卫员先去敌人的县(镇)政府,找敌人的档案文件,再去当地的邮局买报纸和杂志。往往是空着手跟着毛泽东出去,转一圈回来,每个人都背着一大捆书报。当天晚上,毛泽东就用红笔划出记号,警卫员便照着剪下保存起来。

  有一次,又有一阵子没看到报纸了,毛泽东索性专门派了三十一团的一个营,去打大军阀谭延闿的家乡高陇,收罗了一批报纸上山。

  土豪不可能天天打,红军也不可能天天下山。报纸只能时断时续地看。对此,毛泽东颇为苦恼。

  为了谋利,常常有些小商小贩偷偷越过敌人的封锁线,带一些食盐、布匹和工业品进根据地。通过这条渠道,确实搞到了一些报纸。为了通过封锁线,躲敌人的耳目,小商贩把报纸当包装纸用。结果揉得皱皱巴巴的,像废纸一样。不用说,东一张西—张,日期也连不起来。更不用说,几经周折带上山的报纸,都是过期的旧报。“新闻”也大多成了历史文献了。

  尽管如此,每当拿到从山下送来的报纸,毛泽东脸上常常显露出异样的光彩,他总是急切地把报纸接过来,迅速打开阅读。

  “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,天下大事尽收眼底呀!”只要看到有用的东西,毛泽东总是高兴得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地品。

  这些报纸,都被当成珍贵的宝贝一样,在红军的领导人中传阅。

  毛泽东看报看得很细。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,他都在上面划个记号。等山上的同志传阅完了,他就让贺子珍把作记号的剪下来,贴到本子上,分类收藏,以备查用。

  对于井冈山上的毛泽东来说,报纸是一大资源,那是要多层次开发利用的。首先是信息的摄取,阅读了还剪资料。接着再裁下报边,作为写字纸,最后剩下的废报,还要把它“吃掉”——作为卷烟纸,卷烟抽,因为那时纸张是稀缺的东西。

(作者:海鲁德  责任编辑:李斌
 

金山论坛】 【返回新闻中心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
 
 
相关新闻
我也来说两句: 0条评论 查看评论
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