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江新闻网 - 热点评论 - 正文
您现在的位置:



“网络发言人”设得好

发布时间:2009-08-08  来源:新华网   【字体:放大 缩小 默认

 

 毛建国

 继广东省委办公厅推行“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”,实现“网络施政”后,近日广东省职能部门第一个“网络发言人”现身虚拟世界。广东省工商局新闻发言人彭海斌表示,现在,“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”成为广东省工商局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回应网友时统一使用的网名,代表了更权威的声音和更负责任的态度(8月7日《人民日报》)。

 统计表明,早在今年初,我国网民数量就已经突破3亿,在全球一路领跑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网民在网上的跟贴发言也极为踊跃。在这一背景下,如何直面网友的“放炮”“板砖”,如何实现与网友的深层次互动,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。

 应该承认,近年来相关层面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重视,上网浏览信息察看民意也已成为一种风尚。然而,我们也必须看到,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,各级政府部门并没有做到制度化的回应。实事求是地看,许多网上信息只有流行开来,被平面媒体介入,才会真正引起公权的重视。

 以轰轰烈烈的周久耕事件为例,它起于网络,但真正形成高潮并被公权重视,却是由于平面媒体的介入。我们虽然无意于在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中分高下,但毋庸置疑的是,如果没有平面媒体的介入,海量的信息甚至其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,也只能被无声地淹没掉。

 如何更好地回应网友的投诉甚至举报,这给公权提出了崭新课题。首先,从尊重民意角度看,公权必须正视网友投诉;其次,从维护自身形象看,公权也应该直面网络民意。我们看到,许多跟贴发言带着明显的情绪化倾向,甚至夹杂着对公权的误解和偏见。如果公权置之不理,则会让这些非正常的情绪四处漫延,从而谣言四起,甚至上升为公共事件。这显然不是公权所想看到的。

 网络也需要公权发言,需要权威声音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网络发言人”比现实发言人更为重要,更有挑战性,这是因为现实中的发言人面对的是媒体,总体上理性大于感性;而“网络发言人”面对的是网民,很多的时候感性大于理性。公权如何在表达准确意思的同时,也让网民感受到尊重,这显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、努力。

 广东职能部门设立“网络发言人”,是一种创新,它体现的是公权对网络民意的尊重,体现的是公权的包容、开放姿态,是对“网络施政”的完善提升。这种态度,这种姿态,无疑是网民所希望看到的。

(作者:  责任编辑:李斌
 

金山论坛】 【返回新闻中心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
 
 
相关新闻
我也来说两句: 0条评论 查看评论
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